文|陳燕妃
2022年鹿港大街創生基地尚未完工
老屋電影院搶先上映
接續2021年,再度邀請人權影展影片至鹿港
探討博物館裡的女性
誰的博物館
繼2021年年末的橫街影展,2022年再度邀請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影片至鹿港放映,當日影片放映後,一名觀眾迫不及待地詢問方才觀看的影片是由誰選擇放映這兩部作品?為何選擇這兩部作品一起放映?
由於我負責此次人權影展聚落放映申請及活動主持,因此代為回應觀眾的提問:《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 》及《博默館》這兩部作品來自人權影展2022年其中一項主題『誰的博物館』,兩部影片一同放映也是人權影展單位的規劃。至於選擇這兩部影片的理由,來自近期思考鹿港囝仔團隊舉辦鹿港在地藝術節的意義及未來。隨著年齡增長,以及今秋藝術節今年邁向第六屆,我們在思考,在鹿港,藝術養分來源為何?藝術節是否可以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具創造力、刺激想像的環境?而觀眾詢問的這兩個問題,也反映影片中導演詢問女孩們的問題,挑選作品(影片)的人是誰?我身為女性,對於此兩部女性創作者的作品頗有共鳴,毫不猶豫地將之列為申請第一順位。映後講者蘇蔚婧追加補充,此提問可進一步思考人權影展每年的選片人是誰?是男性,還是女性?
何謂『博物館』?
蔚婧接著對現場觀眾提問,博物館英文museum,臺灣的中文翻譯為「博物館」、「美術館」,哪個名稱比較適當?「博物館」等同於「美術館」嗎?從台灣各地的博物館名稱「故宮博物院」、「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奇美博物館」等等,看出「博物館」與「美術館」館藏的差異性。觀眾也表示,museum的字根是「muse」(繆思),或許可以有其他更好的翻譯。提及翻譯,另一名觀眾也提問,《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的英文片名是“Girls|Museum”,為何譯名要特別標示出「歐洲」?一名年輕觀眾回應,如果在新幾內亞,就不會有博物館,蔚婧補充此觀點可延伸思考博物館及收藏的來源。
博物館裡的女性
《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一片,主題除了聚焦在「博物館」,另一個主要探討的對象是「女孩」,受訪的女孩年齡為7至19歲,受訪國家雖然在德國,也有來自阿富汗、敘利亞等戰亂國家背景的女孩,而「女孩」不單是受訪的女孩,亦指涉博物館展示作品的「女孩」。這部作品透過「女孩」觀看「女孩(女子)」並描述她們所見及感受,導演逐步傳達博物館收藏的女性創作者作品過少、博物館展示的女性形象缺乏女性觀點,並且讓女孩們認知到博物館策展是由少數人負責。蔚婧接著分享「女性書寫」論點,她強調「女性書寫」指的是以「女性創作者」為出發的任何創作,但題材不限於女性。近期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導演周美玲是女性,拍攝內容也是女性政治受難者的故事,其英文片名是Untold Herstory。「歷史」的英文History,從字根可解釋為男性的歷史,相對應Herstory是女性的歷史。除此之外,蔚婧極力推崇另一部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一位女畫家繪製另一位女子畫像的故事,除了內容本身與女性相關,以導演為軸心的所有拍攝團隊成員都是女性,展現真正的「女性書寫」。
另一部作品《博默館》,與《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就像是鏡子般互相對照。《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的導演是女性,透過她詢問的問題、剪輯、攝影機的特寫與視角,有意識地傳達博物館內缺乏的女性聲音。另一部短片《博默館》導演也是女性,但影片內的孩童性別卻刻意被抹平,而帶領孩童進入博物館並要求孩童靜默的大人卻也是女性,此角色的性別安排也是可延伸討論,一名觀眾隨即回應此位女性角色可能指涉的是香港前特首林鄭月娥,他認為《博默館》就是香港。
如何討論人權?
蔚婧最後回到「博物館」的討論,針對近期故宮文物損毀事件,她提問,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是否必須是實體物件?有沒有可能是「議題」?如同《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女孩們在博物館裡討論議題,我們此時此刻也在「博物館」裡討論人權。
活動最後,我與現場觀眾分享連續兩年(2021、2022年)申請人權影展聚落放映的想法,2021年與觀眾討論人權時,感受到人權議題總是很沈重,不易討論。2022年放映活動讓我體會到,人權的探討必須有同理心,如同英文諺語 “In someone’s shoes”,必須穿別人的鞋,站在相同的位置才能去理解為何要談論人權。這兩部作品適巧地引導觀眾去思考「想像」的重要性,從而才能看見真正的問題。
[ 2022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聚落串聯放映 ] 活動資訊
- 放映影片|《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Girls|Museum 》+《博默館 Muteum》
- 放映日期|2022/11/19(六)
- 放映時間|19:30-21:30
- 放映地點|鹿港大街創生基地(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63號,遠傳門市對面)
- 映後講者|蘇蔚婧 / 影像推廣工作者
共同主辦|國家人權博物館、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