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角度看一個地方,就會發現不一樣,把速度放慢,也是換一種角度。
鹿港在哪裡?你看過它的上空嗎?
8月17日,從空拍角度,我們遠眺不一樣的鹿港,而透過走讀,我們近觀鹿港的一磚一瓦,並用圖畫串連起創意與觀察。

✦ 課程活動精彩回顧

▍看見舊時的鹿港|張安儂(鹿港囝仔文化業務經理)
安儂老師帶領大家看著鹿港老地圖以及空拍圖,我們像是走在歷史裡,一窺過往的的生活軌跡。而非日常視角的空拍圖,除了讓大家更清楚看見鹿港現在和以往的分佈,也看見了鹿港不同的魅力。
看著這些珍貴的影像,歷史痕跡讓人感動,不同角度的、有人活動的,再想起現在走過的路、摸過的牆,曾經也承載了很多回憶,就會對自己所在的地方多更多感情。
而照片裡透露著往昔,一扇門、一個階梯,找到更完整的畫面,我們就能更完整拼湊出從前的樣貌。

▍鹿港街區走讀|李宗學(在地文史工作者)
我們把走路速度放慢,就可以看見一些不一樣的事物
學哥引領大家看鹿港建築立面,從建築的細節大概可知當時生活,細緻的做工暗藏著許多資訊,建材、樣式是如何選擇的?有些建築特別美,是為什麼?在走讀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去了解、一直去發現,越深入越令人著迷。
家緯老師(建築繪畫家)建議大家慢下來走近觀察,我們像攝影機zoom out zoom in般,從剛才講座中的空拍遠眺,到現在走上街頭近看細節。
一棟建築遠遠看好像沒什麼,但是那些材料、技術很用心的地方,要近近看才會發現。

▍藝術創作|葉佳緯(建築繪畫家)
創作從發現來,發現從生活來。
佳緯老師的分享,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他說創作者的生活很重要,那些創作都是他們想說的話。透過作品傳遞出來的理念與話語,帶著可以打動人心的力量,所以在日常裡的觀察便成為靈感來源很重要的一環,如何在尋常的生活中發現差異與美麗,需要透過練習與提醒。
他帶領大家將剛剛的觀察結合自己的創意,畫下屬於自己的建築立面,再將紙張對折黏貼,成為一個紙材式式立體建築。創作與文化連結,將對地方的注視、情感,融入作品中。這個作品的重點並不是呈現美,而是呈現自己的發現。
專注於手中的作品,平面的紙張因為摺痕而變得立體,就像地方因為文化和歷史而立體了起來,大家也開始練習打開發現周遭細節的眼睛,用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內化自己所見的地方。
✦ 學員實作紀錄







✦ 活動資訊
- 課程名稱:微巨洛津|二鹿風華中的細微片段
- 活動時間:2025年8月17日(日)10:00–17:00
- 活動地點:洛津有夢 Lo̍k-tin Ū-bāng Café(瘦子咖啡•鹿港大街) & 鹿港街區多點進行
- 對象資格:15–35 歲青年,只要你對該堂課程感興趣皆可參與
✦ 在身邊的建築裡,發現故事。
創作不只是想像,而是和文化有連結。
我們俯視鹿港上空、在街區行走、將觀察具象為手作作品,鹿港是一個活的城鎮,我們在這裡慢慢走,培養觀察能力,發現這個小鎮的魅力與可愛。
📌 下一堂課將於 9/7 登場,主題為《圖像紀錄|影像與畫筆下的鹿港色彩》,限額報名中!
▸ 有任何問題請加入鹿港囝仔 LINE官方ID詢問:@lukang2012
▸ 本課程以「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學習性青聚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