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聚點實作】鹿港,純樸又可愛的這個地方-上 by 實作生 Jasmine

十年前的鹿港,對我來說是無聊卻實在好吃的小鎮,但現在的鹿港卻……

其實,我對鹿港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過去。雖然這些年在外讀書,偶爾也會回家,甚至一待就是十天半月,但卻很少真正細看這個地方。

說起我對鹿港的印象大約是,平日雖然冷冷清清,生活起來卻很舒服。假日遊客很多,每每放假回家,家人都不願意出門,久而久之我也興致缺缺。總覺得鹿港的店家都是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在地美食,沒什麼年輕人可以去的地方。就算有朋友來,也只會帶他們去逛老街,吃小吃,半天就能走完了。

Ⅰ 重新開始

實作的第一周,首先要練習拋開成見,不再從回憶中認識鹿港,而是用一個新的身分去重新了解。僅僅是透過閱讀《今秋誌》和《2022街道博物館》等刊物,就打破了我對鹿港「只有美食與老街,沒有年輕人可以去的地方。」的印象。

被稱作是鹿港大街的中山路上有了老屋咖啡廳,好喝又好拍。甚至後面還是一間超級美的包棟民宿!(左圖)

舊時的「橫街」(現民族路)開了勝豐吧,讓年輕人晚上有地方喝酒放鬆。

Ⅱ 走進巷弄

期間,有幸協助並參與了兩場青聚點的講座。這兩天我們慢慢習慣講台語,跟著學員,走進鹿港的大街小巷,認識在地店家、了解歷史,甚至觀察了各式各樣hi-hua(虛華/花俏)的立面,介紹了很多美食給第一次來到鹿港的學員。在這個過程中也深刻感受到鹿港的魅力並深深著迷。

Ⅲ 開始行動

講座結束後回到日常,我開始思考:除了觀察與體驗,我能為這個地方做些什麼呢?先是選定了資源地圖的主題。我想,出門旅遊的最後一步,一定是買上tán-lōo(等路/伴手禮),無論是送給親朋好友,還是留著自己吃,回味旅行的美好,伴手禮都是必不可少的。鹿港有文人雅仕最愛的鳳眼糕,更有許多間百年老店,如果有個地圖指路,也省去遊客烈日炎炎下上網查找攻略的辛苦了。

Ⅳ 未完待續

時間才過一半,還有許多事情正在進行中。期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挖掘更多屬於鹿港的美好與感動。

十年前的鹿港在我眼裡或許單調無趣,現在的鹿港卻充滿了驚喜。

資源地圖載入中…敬請期待…

你也可能喜歡

分享本篇文章

Facebook
Pinteres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