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港巷弄中尋找身體與記憶軌跡|今秋藝術節 feat. 舞蹈家周書毅

文|黄意文

這一條你走過千百回的路,有可能再以不同的視角重新感受它嗎?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位駐地編舞家—周書毅帶領青聚點學員舞動身體,並在課程中學習如何察覺自己走過的路以及去過的城市在身體所留下的記憶軌跡。

喚醒身體的開關

在不算涼爽的秋天午後,青聚點於鹿港中山路上的「大街創生基地」開啟了這堂工作坊。許多學員在行前曾對於參與課程感到憂心,聯想到的不是以期待的心情探索身體,而是懷疑不協調、跟不上節拍的肢體如何完成專業編舞家的指令。很快地,在書毅透過輕鬆的開場介紹,輪流了解學員背景以及城市經驗後,學習的氣氛也逐漸活絡。首先是一小時的暖身運動幫助我們喚醒僵硬的關節,並讓全身上下的肌肉準備好;即使從未接觸過肢體開發等課程引導,學員們仍循序漸進地面對柔軟度的挑戰,並在平衡練習中掌握控制肌群的能力。

重新建立身體前進的路徑

緊接著,課程走向戶外,我們散步前往具鹿港代表性的街道—金盛巷,又名九曲巷;在這個狹窄的空間中,學員即將學習如何以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甚至是味覺等綜合感知辨識身體與外在環境連結後所回饋的訊息。我們先從點對點出發,當身體的一部分與空間中的另一點結合,當下即成線,並開啟了身體與空間連結的途徑。以手肘連接牆面、小腿碰觸矗立的水管、背部倚靠著停放在一旁的住民機車,眼光追隨從紅磚縫隙長出的蕨類,沿途亦加入光線、氣味、紋路、溫差等媒介;腳步向前,每一次延伸肢體的動作,都在帶領我們重新建構身體記得這段路的方式。

下一項練習主題則是學員兩兩成一組,以身體需有點對點部位接觸的狀態出發。有別於個人移動於城市中的節奏,如何與另一副肢體連結,且共同前進?對於大多數的學員來說,這是第一次學習到的互動模式,亦是共創空間記憶的過程。由於沒有使用言語交談,必須觀察彼此的眼神、表情,甚至是細微的移動前奏,及時跟上才能維持互動,難度提升的同時卻也增加趣味性。

以舞蹈認識城市

一個編舞家藉由舞蹈的形式創作,而空間作為媒介,將曾經的身體記憶、行走軌跡再現於舞動的肢體中。學員們不僅透過課程重新認識鹿港這座城市,更在數個指定練習的動作過程中創造出「因地制宜」的肢體語彙,也因移動而重新理解身體與空間的關係。

▍課程資訊

  • 課程名稱:一個編舞家的空間、記憶與創作
  • 活動日期:2022/09/27(二)
  • 地點:禾火食堂、鹿港街區
  • 講師:張敬業、周書毅

**本場次課程由教育部青發署-在地學習性青聚點計畫支持

《鹿港青聚點》地方生活的第一站

鹿港囝仔以「鹿港青聚點-地方生活的第一站」為題,展開在地課程、蹲點見習、自提創新方案三項計畫。團隊於在地課程中規劃:「鹿港水生活、今秋藝術節」兩大主題內容,希望達到體驗在地、理念建立、參與地方的目標。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在地學習性青聚點

  • 指導單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 主辦單位: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你也可能喜歡

地方超有活力的「聚」點

在地學習性青聚點,在地課程 X 蹲點見習,一同探索地方創生團隊的行動奧秘

分享本篇文章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Email

聯絡鹿港未來中心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