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街道博物館系列【益文齋】|鹿港大街創生計畫

文/黃國壽
採訪/郭乃瑄黃國壽趙炳成、羅巧盈
圖 / 施信呈(輕文人設計工作室)

你曾見過自家神明桌上的對聯有「鹿港益文齋督造正金」的落款嗎?還是在鹿港中山路上看到書法家吳肇昌老師在「書法大道」時揮毫書寫的店家招牌,也許你與益文齋的緣分早就已經開始了。

座落於中山路99號的益文齋,店門沒有完全敞開,牆上掛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匾額,室內中間有張看似歷史悠久的木桌,上頭擺滿了店主吳肇昌老師習字的作品、各式長短粗細不一的毛筆,以及一座書法比賽首獎的銅製獎盃。與其說這是店面,更像是老師的個人工作室。

據肇昌老師回憶,目前益文齋的店面是父親吳東源在1962年時用14萬元買下的(當時教師的薪資約600元),「原本這裡是一間商行,祖父曾在店內做事,之後好像不歡而散。父親買下這邊,感覺有些為祖父出氣的感覺。」肇昌老師笑著說出這段故事。「益文齋」由父親命名,雖然父親不曾提過店名的由來,不過肇昌老師推測,「益文齋」這個名稱或許帶有「有益於文藝」的期許。

「小時候父親沒有特別要求小孩要幫忙家裡的生意,之後教書的時候(1985年-1988年)會幫忙寫些店鋪內的價目表。」肇昌老師從小跟著父親學習書法,文化大學畢業後曾於彰化正德工商(現為正德高中)擔任教職,後來辭職回家協助店內生意,當時父親負責寫字,自己負責外出採購佛具及畫框等用品,母親負責安金箔、幫神像面部塗紅、理貨、收帳,大姊則是幫忙顧店。過年前店裡生意最好,甚至寫字寫到半夜十二點,連年夜飯都不吃,還有客人跑來店裡好幾次都拿不到春聯,結果大發雷霆。

「小學的時候,父親都會在店裡寫字到很晚,所以一些文人雅士的朋友們就會聚集到家裡,聊天聊到凌晨一點左右,頻繁的聚會還會引來警察關切。」經詢問大概有哪些人會來這邊聚會,「上面的名字都有份。」老師笑笑地比著牆上的匾額。也許是小時候受到那群文人雅士的薰陶,肇昌老師如同藝術家般寬宏樂觀的個性可由自稱-阿齋、阿哉、Mr.Nothing可見一斑。

同樣的藝術家作風也體現在益文齋的經營上,「現在店裡以幫客人書寫字畫為主,已經不太銷售佛具了,裱褙也外包給其他師傅。」肇昌老師淡淡地述說。今日的益文齋如同肇昌老師一般,經歷過輝煌絢爛的年代之後,逐漸傳承給鹿港的新生代,但如同「鹿港益文齋督造正金」的落款及「有益於文藝」的精神卻是其顛撲不破的堅持。

延伸閱讀

2023 街道博物館系列【益文齋】|鹿港大街創生計畫

店家資訊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

  • 指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 主辦單位: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你也可能喜歡

返鄉生活與創業的新想像

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帶動文化與產業間的網絡鏈結計畫

分享本篇文章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Email

聯絡鹿港未來中心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