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街道博物館系列【龍山手工麻糬】|鹿港大街創生計畫

文/楊凱恩
採訪/張珆綸、楊凱恩、羅婉瑜
圖 / 施信呈(輕人文工作室)

麻糬,除了是鹿港的伴手禮,也是信徒展現虔誠之心的供品。麻糬之於鹿港,如同祭祀生活之於鹿港人,每逢元宵、頭牙、尾牙、七夕和冬至,排隊人潮在一大清早就已溢出騎樓外。這是龍山手工麻糬的日常。

麻糬店的前身—老鹿港人記憶中的西藥房

龍山手工麻糬位於石廈街和中山路交岔口,灰色洗石子外牆、紅磚立面與二樓的黃色窗框增添了幾許古樸氣氛,這棟老屋的前身是「民生藥局」,一間存在於老鹿港人記憶中的西藥房。

店內的空間不大,方便顧客快速選購後付帳。儘管表定營業時間至下午六點,但櫃檯一盒盒的麻糬總會提前銷售一空。白色塑膠簾的正後方是客人止步的備料場所,裡頭藏著老屋的秘密:磚牆結構、角落的木製老藥櫃、地上的一口古井。順帶一提,屋主施壽全為前馬偕醫院總院長,該空間有一道通往神明廳的小門,門楣上所寫的「石渠衍派」即為施姓的堂號。屋內甚至留有保存良好的木製匾額,上頭寫著「民生藥局」四個大字。

近40年的烘焙之路

龍山手工麻糬的老闆洪丕炎是土生土長的鹿港人,出生於鹿港金門館一帶。憶起童年,他細數了和朋友射橡皮筋、打陀螺,以及爬上龍山寺的兩棵老榕樹嬉戲的點點滴滴;他也曾在國中時向學校請假,只為了參與1978年的第一屆鹿港全國民俗才藝活動。老闆自國中畢業後就開始學習烘焙,「因為小時候比較沒得吃東西,想說學烘焙比較有得吃。」他幽默地解釋自己踏上烘焙之路的原因。19歲的洪丕炎經營了第一間店「龍山食品行」,20歲時因前往馬祖東引服役而關店,身懷烘焙技能的他,在軍中甚至負責指揮官的伙食。退伍後,他在烘焙工廠擔任烘焙師傅,中點、西點都難不倒他。43歲時回到鹿港,在鹿港商業一級戰區——中山路上開了這間麻糬店。

出生自花生世家

老闆的父親來自芳苑漢寶,19歲時來到鹿港的花生工廠工作,接手工廠生意後便經營至今。經過了半百歲月,父親仍和弟弟洪志雄一同經營工廠,工作包括炒花生、芝麻油、花生油,麻糬店內的花生及芝麻內餡便是自家出品。弟弟洪志雄除了是花生工廠的接班人,也是位書法家,麻糬店招牌上的「龍山手工麻糬」六個字正是由他書寫。

麻糬店老闆的斜槓人生

除了觀光客,在地人也會來購買麻糬作為供品,久而久之,老闆便掌握了各路神明或各廟信徒的購買習慣,「城隍爺喜歡吃紅豆口味麻糬,但我也不清楚為什麼?哈哈哈哈!」看來有些神明也是很挑嘴的。

說到神明,洪丕炎一家與金門館的感情深厚,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而老闆的另一個身分就是金門館的「桌頭(toh-thâu)」,也就是蘇府王爺的翻譯。老闆的生活可說是離不開金門館,連店名也是,「這間店的店名擲筊擲了八次。」洪丕炎起初想了七個名字,就是不想使用「龍山」作為店名,在擲筊過程中一直得不到蘇府王爺同意;當他問到第八個名字——「龍山」時,神明竟然答應了,也為取店名多了一樁趣事。

2007年開業至今的龍山手工麻糬,靠著花生、芝麻和紅豆三種經典口味成功擄獲在地人、觀光客和神明的味蕾。一粒小巧圓潤的麻糬,包覆著家族產業的傳承、質樸的懷舊滋味以及敬神的虔誠。

下次要到店裡買麻糬,記得請早!

延伸閱讀

2023 街道博物館系列【龍山手工麻糬】|鹿港大街創生計畫

店家資訊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

  • 指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 主辦單位: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你也可能喜歡

返鄉生活與創業的新想像

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帶動文化與產業間的網絡鏈結計畫

分享本篇文章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Email

聯絡鹿港未來中心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