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意文
以旅遊為地方保鮮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於2021年發表的《臺灣旅遊狀況調查報告》指出,鹿港是國內旅遊重要的到訪據點之一;而作為臺灣第一個以古市街保存為觀光發展前提的鄉鎮,鹿港尤以歷史風貌及文化古蹟聞名,且未來觀光發展潛力仍看好。利用文化和觀光來帶動城市發展,隨之而來的衝擊影響對在地人而言可見於環境、交通、生活品質等等。延續前兩場關於老屋存廢及創造性人才留鄉的城鄉創生論壇討論主題,本年度(2022)於12/3辦理了最後一場論壇,並聚焦於「以旅遊為地方保鮮」的議題,共同探討鹿港能否採用永續發展(SDGs)的理念發展永續觀光。在這場論壇中,我們邀請產、學、民等人士成為講者及與談者,分享案例及經驗之外也和現場將近20位透過線上報名而來的民眾共同交流、討論。
為什麼要談論永續觀光?
論壇以兩個專題演講作為開端,分別由主辦單位鹿港囝仔文化事業執行長—張敬業帶來鹿港的永續轉型實例;以及由臺東慢食節發起人—郭麗津提出適合東臺灣發展的方案。在旅遊產業鏈中的各專業領域,如:旅宿業者、內容提供者(導遊、在地職人)、伴手禮店家等等,除了協助遊客獲得在地體驗之外,是否有可能透過交流進而形成良性的文化循環,成為實踐觀光永續化的推手呢?
敬業首先分享辦理六屆今秋藝術節的經驗,如何從旅宿及文化內容提供的面向不斷強化與在地的連結,並嘗試與永續理念銜接,這樣的想法從2018年的今秋藝術節即開始實踐。當時,由於來到鹿港參與地方文化活動的眾多旅人以及藝術家們並非短暫停留此地,每日的餐飲內容開啟主辦方對於永續的思考,如何不額外增加活動期間的外食垃圾量,亦有機會讓外來的賓客們透過食材了解鹿港,並創造再訪的理由呢?定調為社區食堂的「禾火食堂」成為藝術節期間的公共食堂,不僅以不鏽鋼餐盒提供餐點給演出者,食材內容更優先向鄰近的農友採購,如:「巴布薩生態友善農場」的有機稻米、地產的新鮮蔬菜等等。而到了2022年的今秋藝術節,過去結合飲食、文化及風土的經驗更直接成為活動的特色,並促成「沿海六鄉鎮風土餐桌」的地方風格餐酒會。
而臺東慢食節的永續概念更創造出地方獨特的魅力。發起人郭麗津回憶起十年前一份有關於永續發展觀光計畫的官方文件中指出,位於東臺灣的花蓮及臺東適合以「慢」為發展主題。於是,自2012年的「產地餐桌計畫」、2015年的「時令餐桌節」到2017年後正名為「臺東慢食節」的活動,將呼應國際趨勢的慢食發展成為地方品牌,一步步地「從地方物、地方人出發,讓旅人走入這方風土滋味中,品嚐、行走、感受。」此外,郭麗津更提出慢食支持社群的行動,不分族群及年紀,客家人、原住民族乃至新住民,邀請了20-80歲來自地方社群的人們創業並開立店面,彰顯各自的飲食文化。她認為,慢食理念的傳遞可以透過觀光來實現;因此,永續觀光不僅可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替代方案,更有機會讓地方青年有選擇並且活得下去。
如何發展鹿港的觀光永續性?
在專題演講後,論壇也進行至活動的高潮段落,即是受邀出席的與談人與現場民眾進行的公民思辨與討論。而這次透過線上報名參加的民眾更是來自臺灣各地,遠至基隆,近有在地人士;大家一一提出對於地方進行永續觀光發展的疑慮及觀察。
鹿港是以文化聞名的古鎮,第一個提問關心文化與觀光之間的平衡,是否會因為觀光而令當地的文化脈絡喪失,如:全臺灣的老街都很像,是不是為了因應觀光,各地老街以大眾市場為導向,是否終究失去地方特色?地方文史工作者—鹿港學哥回應,其實每條老街都曾經是地方的經濟、商業中心,原本就不是為了觀光而存在或發展的。而學術界代表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的系主任黃玉琴教授則提醒,地方要發展永續觀光,有三支箭必須並行共存,即是經濟、生態環境及社會文化等因素達到平衡則永續觀光才能成立。但是,就現實面而言這是難以發生的。由於每個地方的發展條件須考量權衡,例如:當經濟發展特別突出時,文化和生態必然被犧牲。然而,來到異地旅遊的人們,亦是永續觀光得以持續的重要關鍵角色。旅人在觀光時所做的行為,尤其在消費的選擇,對於當地的文化發展具有相當程度的影嚮力。當民眾只願意接觸自己想了解的事物,只會是片面的地方文化,令人擔心的是,久而久之這些就變成代表此地的主流文化了。因此,我們不妨思考,旅行後是否從當地得到新的知識和想法,而不是只留下垃圾後就離開了。
郭麗津對於有意參與地方文化的旅人也提出建議。文化即是生活,因此,(個人)生活要被參與是需要被同意、經過設計並透過機制的安排。以臺東慢食節的成果來說,許多社群及產業串連的理念在源頭就開始溝通,例如:店家接受理念輔導後希望每位客人都有機會成為關係人口,而不只是觀光客的角色;也唯有整個觀光產業鏈更在意產品及環境的品質,臺東才能有這些產業及文化和觀光客分享。
第二位民眾則以旅遊業者主管的身份分享經驗,由於對永續觀光的熟悉,因此來參加這場論壇的過程中一路都在觀察。從活動一開始安排的鹿港大街走讀活動就能感受到主辦單位對於經營地方的用心。除了看到店家於店內空間販賣在地物產及創生夥伴的商品,聽導覽的過程也感受到帶路人與店家的關係緊密、互動良好,並沒有打擾到店家做生意。他表示,這樣才是好的循環,才能讓在地人說自己的故事,也讓店家把故事說好。
敬業延續討論旅遊產業鏈中的「好的循環」,並以40餘年前曾在鹿港辦理的第二屆全國民俗才藝活動為例,認為永續觀光的理念雖能提升在地人對於土地的光榮及歸屬感,但是為了要因應觀光市場,地方的內容也需要重整並確立自明性。然而這需要在地方建立強健的觀光體系及價值觀(具有共識的認同感),體系中除了主流大眾化的商品及店家,也要有小眾等非主流店家的支持,才能容納更多元的旅客類型及觀光模式。
在地方共創永續價值
活動的最後,在眾人的熱烈分享及討論中圓滿完成之外,也期盼本次論壇的結論能為鹿港未來的觀光策略提出可能執行的方向。
旅遊即是一種分享的過程,在地的旅遊業者首先要能理解自己是誰,能端出什麼地方的好料和旅人分享。然而,發展永續觀光並非只是旅遊產業鏈中相關業者的責任,也有賴政府健全體系。但由於政治輪替的現實面考量,很少有地方政府願意花時間健全體系,而是著重於追求政績和達成KPI。最後,除了產、官領域的投入,其實民眾的意識也很重要,而民眾又分為旅遊地的居民及外來的旅人。對旅遊地的居民來說,是否能夠包容並歡迎外地人來參與自己的生活則有賴眾人的努力;對於旅人來說,想要什麼樣的觀光品質、來到異地所接觸的內容,每趟旅遊的收穫最終也是來自於個人意識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