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燕妃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是全球性的疾病,但在巴西導演的紀錄片我們看見這場病毒危機延伸的經濟危機,甚至政治、民主危機。導演本身是記者,他透過媒體人的眼睛引領我們看見資訊訊息從收集、篩選主題(報導的角度)、編輯到播報(印刷)的過程,從這之中看見媒體人的素養及自省。此外,病毒不只是媒體人採訪的題材,它也深入影響媒體人的生活圈,讓採訪編輯變得更加艱困,尤其面對巴西總統荒腔走板的言論及舉止,媒體受到更多的壓迫及攻擊。一名觀眾回應,巴西總統的言論在我們看來很不可思議,但對於他的支持者而言,他的言論極具魅力及說服力,這在我們政壇也時有所見,所以他從這部影片看見『言論』對一般大眾的影響力。的確,這也是為何影片中極力表達查核新聞/消息的重要性及媒體的責任。
延伸此點,講者分享人權影展釋出的導演訪談影片,由於現場網路問題,講者口頭說明訪談影片中提問「為何導演沒有放入總統支持者的訪談?」,導演回應,目前疫情正在進行中,他訪問總統支持者時以審慎的態度面對,後來思量無科學根據以及未經辯證的觀點可能誤導觀影者,所以選擇不放入支持者的觀點。站在導演身為記者的角度,他希望此紀錄片也如新聞報導一般給予正確的資訊。而導演這段的分享也回應到上一場(11/11)《無畏世代》的放映場,當時映後觀眾提及紀錄片沒有平衡報導。如果以本片導演的觀點來看,倘若講求平衡報導,可能需要花更多的篇幅探討支持者的想法並且補充專家學者的說法作為辯證,但可能因而模糊影片的主軸。
關於疫情的媒體報導,一名觀眾表示「巴西和台灣對於媒體報導的道德界線有所不同,台灣從SARS到這次疫情,所有媒體都有個共識,不該直接報導或透露病患本人的資訊或訪問本人或家屬。台灣人認為媒體不該打擾病患和家屬,應該保有其隱私權。然而紀錄中一名巴西記者在醫院外看守40餘日訪問病患家屬,若是在台灣可能會被視為嗜血媒體、消費病患的行為。」當然,我們無法得知這位巴西記者的報導方式是否為巴西主流報導形式或受普遍巴西人認可,甚至在這部紀錄片裡的記者似乎皆擁有媒體人的高度素養,但是否在巴西也有另一派支持或宣導總統言論的媒體呢?講者分享紀錄片的最後片段是巴西各地的民眾正過著日常作息,一角是電視播映雙主播的新聞畫面。我們,就是一般民眾,是否可以正確辨識新聞畫面供給的資訊?或者只是過著我們的生活,忽視言論、媒體、政策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此次人權影展的串聯放映,讓我們更深切思考人權是什麼?以往聽到人權,只會聯想到轉型正義,但人權牽涉人的生存權、平等、自由,甚至被尊重的權利。從《無畏世代》看見青年對未來生存權的爭取,從《誰讓疫情失控了》看見媒體業對被攝者(人)的尊重。「人權」,往往在產生剝奪感時才會想到去爭取,但如果我們也能透過關懷、同理去觀察或了解,也能讓更多人公平地取得他應有的權利。
回顧2021橫街影展第一場
電影介紹|11/25(四)《誰讓疫情失控了》|紀錄片|橫街影展
共同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國家人權博物館、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