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在地農業的友善循環-場次1

【活動回顧】10/05(二)《在地農產的友善循環 – 1 》鹿港青聚點|鹿港囝仔 x 教育部青發署

文 | 陳毓萱(鹿港囝仔青聚點見習生)

大部分的人對於生活上的小事或是那些每天都會接觸的日常可能沒有太多的關心,甚至有人是無感的。就以飲食來說,吃飯在某些人心中也許就只是讓自己得以生存,包含連以前的我也是同樣的想法,不會主動確認食物的來源、不會了解食物的製作是否對環境有害,但就在通過本次的課程後,讓我深刻感受到食農友善循環是有多麼重要。

食農在談哪些事?

食農並不是只談論耕作農法,它涵蓋的層面包含社會、經濟與環境,這場青聚點活動便是以環境角度導入,從了解鹿港洋仔厝溪的變化,延伸到鹿港產業的演進。

透過《小島洋子》紀錄片訪問在地居民,從他們的口中了解這條頂番婆的母親河-洋仔厝溪曾經是清澈且有許多魚蝦,可現在卻不復以往,影片中更拍攝到大量廢水與不明泡沫被排放溪裡,將這些平時未留意的恐怖畫面拉到我們的面前,鹿港囝仔創辦人-張敬業還現場吟唱創作曲《洋仔厝溝邊》,感官的多重體驗與刺激,我心中不禁湧上一陣酸楚與感慨,這些現象就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可我卻未曾關心。

從《小島洋子》紀錄片延伸討論環境變化

敬業(左)刷著簡單的和弦,唱出洋仔厝溪的苦楚

由於「家庭即工廠」的政策,原先的務農人家開始接觸工業,從家庭人力代工到小機具加工,最後甚至捨棄全面農業,全力投入工廠作業。騎乘單車實地踏查過程中親身觀察到,鹿港頂番婆地區有非常多農地工廠,雖然經濟條件有所提升,但在不當的廢氣、廢水排放下,地方的農田也相對受到汙染,而這些農作物卻要進到我們的體內,該如何多方面平衡,讓社會、經濟與環境都能正向發展,現階段好像是件蠻困難的事情。

未來的生活風貌掌握在你我手中

若我們沒有任何行動,環境將不斷惡化,農作物自給率持續降低,也許有一天這片土地不再適合生存。那究竟能做些什麼來幫助這些我們生活的地方呢?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很小,不過當我們每一個人都付出一點點,累積起來還是會有所改善。

如同大享食育協會規劃課程活動與錄製廣播劇,讓小學生享用學校午餐之餘,對於食材背景或是異國飲食文化有更多的認識,將食農教育向下扎根,像是運用趣味性的連連看遊戲,除了學習到東南亞各國料理特色與飲食習慣,也藉此了解其文化與地理條件。

大享食育協會的婉育老師(中)分享與各小學合作食農課程

中台灣農用基地採用有機農法,讓稻米種得天然、吃得天然,更邀請民眾成為穀東,不僅透過購買產品支持,還用行動體驗耕作,讓民眾體會與珍惜稻米的得來不易。還有在鹿港鄰近的馬興社區從以前就有種植藥草的農業耕作,近年來不只多元種植各式藥草品種,也強力推動地產地食,將藥草入菜、特調藥草花茶或製作相關食品。

實地踏查中台灣農用基地-鹿東基地(一號田區)
細聞與品嘗馬興植物園裡不同藥草的味道

而一般消費者可評估自己的能力所及,不論是選用對環境友善的農產品,或是支持有機食材料理的餐飲店家,都是環境與食農友善循環的優良途徑,比如活動當天午餐享用的禾火食堂特餐,便是選用中台灣農用基地的有機米,好吃到學員們讚不絕口,下次來到鹿港不妨也來禾火食堂品嘗好滋味。

你的行動決定未來的風土地貌,想為環境、為食農盡一份心力,就從下一餐的選擇開始吧!

活動資訊

● 活動名稱:鹿港青聚點《在地農產的友善循環》
● 活動時間:2021年10月05日 (二) 10:00-18:00
● 活動主題:地產地食、食農教育、環境保護
● 參與者:18-35歲,對地方事務、食農議題、創業感興趣的青年

● 活動流程
10:00-11:30 【講座】在地行動-保護鹿港的一場運動/ 張敬業
11:30-13:00 禾火食堂用餐
13:00-14:00 【講座】食農教育-東南亞飲食的文化轉譯/ 大享食育協會 王婉育
14:00-18:00 單車探查 – Moovo共享單車
(福興穀倉→中台灣農用基地-鹿東基地→打鐵厝→馬興社區→石笱大排→頂番頭汴埤)

更多青聚點活動回顧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在地學習性青聚點

  • 指導單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 主辦單位: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你也可能喜歡

地方超有活力的「聚」點

在地學習性青聚點,在地課程 X 蹲點見習,一同探索地方創生團隊的行動奧秘

分享本篇文章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Email

聯絡鹿港未來中心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